「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由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组成。
物种多样性很容易理解,地球上大小不同、形态各异、难以计数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都包含有多种多样的物种,自然保护区中一只憨厚可爱的大熊猫,我们肚子里一个微小的肠道菌落,都是其中一部分。
在同一物种中的不同个体,也会有各种差异。例如,狗有柯基、边牧、哈士奇、柴犬、萨摩耶等品种。同一物种内多种多样的个体是由于多种多样的遗传结构引起的,遗传结构的五花八门就称为遗传多样性。袁隆平老先生培育的杂交水稻利用的就是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涵盖的是在生物圈之内现存的各种生态系统,譬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等,海洋生态系统中又可分为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各种类型。可以说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任何生物离开了适宜的生存环境都会很难适应。
* 参考资料:科普中国
「生物多样性保护趋势」
《全球环境展望》(2019)指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各种功能正在衰退;物种种群正在减少,物种灭绝速度也在上升;遗传多样性正在衰退,威胁到粮食安全和生态系统的复原力。当今青年和子孙后代的福祉取决于能否迫切和明确地打破目前环境恶化的趋势,未来十年至关重要。因此全球各国都在表明自己的态度并积极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