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村茶园近自然恢复

1、项目详情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象明彝族乡安乐村位于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的莽枝茶山。该地在清朝时期是贡茶的重要产地,同时也是濒危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懒猴(蜂猴)的适宜栖息地。建设生态廊道有助于连接破碎化生境,让懒猴等动物自由迁徙。

本项目旨在推动茶园种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佳实践,并连接破碎化生境,建设让动物自由迁徙的生态廊道。同时通过搭建共益平台,引入社会各界资源助力安乐村的建设发展,确保生态恢复和保护的可持续性。安乐村茶园主柴忠红自愿免费提供2000亩土地供自然向善开展生态恢复,这为本项目等开展提供了基础。

该项目由自然向善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恢复生态研究组立项合作,以“科学恢复—社区共益—社会参与”的闭环模式,形成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

Ø 科学恢复

探索科学茶叶种植管理模式,在提升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同时,尽可能恢复生物多样性,以找到生态恢复的平衡点。

实验一:茶叶品质与生态环境。选取三种生境(单一种植、50%原始森林和90%原始森林)进行样本采集及数据分析,揭示茶叶品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关性。

实验二:茶园改造。小规模的将单一种植地块的茶树移植到原始森林中,并在单一种植地块种植季风常绿阔叶林本身就有的顶级树种。进一步验证实验一结果的可信性,确定茶叶的品质是否因为生境改变而变化。

实验三:茶树树龄与茶叶品质。选取不同树龄的茶树进行样本采集及数据分析,探究茶树树龄与其产出茶叶品质之间的具体定量关系。

Ø 社区共益(生境居民生活变好)

自然向善提出了20/80生态恢复乡村振兴计划,以参与村民20%的土地进行科学恢复,让其80%的地获得比原来更多的经济收入。这一举措旨在汇聚社会各界资源,有效支持安乐村的建设与发展,并激励更多当地人参与生态恢复。

普洱茶是云南的标志性特产,自然向善将以“柴叔的茶”为典范,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态茶品牌。通过进一步增强茶叶的生态附加值,将“柴叔的茶”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为安乐村的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自然向善还在安乐村项目地打造了生态恢复科学探索营,为当地村民提供生态岗位、增加收入来源。

Ø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邀请个人与企业认领茶地,共同为修建生态廊道、改善社区生活贡献力量。公众可通过直接捐款至公募项目,或参与主题研学两种方式轻松加入。

2、项目新闻

2023年 “未来雨林守护人西双版纳生态恢复”研学营完美收官

8月5日至8月10日,城市的孩子们与自然向善一起走进西双版纳雨林,开启了一场“拯救濒危动物大挑战”,旨在以一种濒危动物为切入口,经过小组讨论及科学家指导,最终收获自己的生态廊道恢复方案。

为了完成这一挑战,学生们在中科院版纳植物园的老师指导下,走近真实的雨林世界,深入探访了雨林恢复项目实验地,身临其境地感受了雨林的独特之处,学到了雨林恢复的方法。他们还与雨林居民近距离接触和交流,了解到西双版纳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和文化传承,感受了民俗文化魅力,领略了千年茶马古道的历史,并体验了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孩子们在研学游玩中,不再将雨林视为遥远而陌生的地方,而是开始认识到雨林是他们作为地球公民所共同拥有的宝贵资源,这种认知的转变将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激励他们在未来通过自己的行动为生态恢复和保护做出积极的贡献。

Section image
Section image
Section image
Section image

“柴叔的茶”亮相2025“万物交响”向善雨林光影艺术展

2025年6月20日,由自然向善旗下生态共益品牌「二十五境」主办的“万物交响”向善雨林光影艺术展在上海滨港商业中心正式启幕,“柴叔的茶”惊艳亮相,将高品质生态茶品与生态恢复理念深度融合,为这场艺术展注入独特魅力。​

“柴叔的茶”不仅仅是一款茶,更是连接消费者与生态恢复的桥梁。它以自然向善为核心理念,每一片茶叶都凝聚着对自然的敬意,满载着自然的气息。品牌始终致力于推动茶园生物多样性恢复,通过与消费者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将生态保护的理念传递到每一杯茶中。值得一提的是,每售出一份礼盒,都将有部分收益用于支持自然向善生态恢复项目,让消费者在品味茶香的同时,也能为生态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未来,“柴叔的茶”将继续秉持初心,在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茶品的同时,为生态恢复事业贡献更多力量,也期待更多人能通过“柴叔的茶”与“向善雨林光影艺术展”,加入到生态保护的行列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的自然家园

Section image
Section image

2025年7月 自然向善安乐村茶园恢复研究传来喜讯!

2024年,项目首个成果落地,相关研究以“Habitat and density effects on tea quality: A microclimate and nutrients perspective”为题,发表于农林生态顶级期刊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研究团队通过24块建立国家标准茶林样地,开展大量实地调研与实验,深入剖析茶叶品质与生态环境关系,最终发现中等干扰程度的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生境茶园,土壤理化性质与茶叶品质综合表现最佳。该模式既能保障茶叶品质,又能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生态、经济双效益。​

此次成果为茶园生态恢复指明方向。未来,“自然向善”将基于该研究,在安乐村及更广区域推广科学种植模式,推动茶园生物多样性恢复,为农业生态化发展提供范本。

Section image
Section image

西双版纳“林茶共生”初步探索成功,移栽成活率达96%

2024年至2025年,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恢复生态组的指导下,自然向善团队与安乐村村民共同开展茶树移栽实践,成功将33棵茶树从单一地块移植至“林茶共生”的次生林环境中,成活率达96%。

这一成果为茶园生态化改造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前期科学研究已表明,在中等干扰程度的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生境(即半森林、半茶园环境)中,土壤理化性质更优,茶叶品质表现最佳。本次移栽实践不仅验证了茶树在森林环境中的良好适应性,更证实了“林茶共生”模式既能保障茶叶的经济价值,又能有效维护生态平衡。

基于此次成功实践,项目团队将进一步完善“林茶共生”技术体系,为推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Section image